第17期
2023.7.3
煙火氣、啟示錄、瞬間感悟與“詩心”跳躍
楊四平
?
人間要好詩,好詩在民間。這些詩觀在在昭示著好詩與理性、知識、玄學、本質、廟堂等抵牾,盡管詩可以書寫它們!本期“詩歌周刊”里的這些詩,有的已然是好詩,有的已經具備了好詩的胚子??v然它們面目各異、異彩紛呈,但它們還是具有一些共通性,而這些共通性也許可以視為當下新詩寫作的某種路徑和趨勢。
詩人不止是走進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而是要“突進生活”,煙火氣,接地氣,是這些詩所散發出的最為濃烈的氣息?!睹骛^》里“隱約傳來面條烹煮的咕嚕聲”,接著又是“雜醬”,又是“油潑”,之后的“一挑,一落”,在經年累月吃了這樣的面條后,抒情主體最終變成了具有南方性格的南方人?!兜颗笥选防锏呐笥?,他的家人說他是“浪蕩鬼”,而他的朋友們說他是“好人”,他白天兢兢業業地工作,而晚上不斷地到各種酒場應酬,似乎樂此不倦,最后不到六十就死去了。詩人用黑色幽默的筆法表達了對這些“好人”的追思與懷念。他仿佛就是我們身邊某位朋友,又好像是已經死去的那些具有類似經歷和情狀的朋友。這樣的日常詩、世俗詩和友情詩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共情?!肚迕髻N》和《端午書》通過節慶抒寫,外溢出人間煙火和人世滄桑的濃情厚意,只不過其抒寫比起前兩首詩來“書生氣”一點,“文雅”一些,含蓄一些。但是,如果細品這兩種“詩味”其實還是一個味道。
啟示錄式的新詩抒寫,也是當下新詩寫作的一種范式?!秵⑹句洝芳词?。顯然,這里的“啟示錄”,不是政治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啟示錄,也不是西方神學的天啟式啟示錄,而是來自大自然的啟示錄和來自人生經驗的啟示錄。它是剝離了高大上的、故弄玄虛的、空洞無物的啟示錄?!段野褖艚o了蝴蝶》硬是把曲高和寡、寄寓極深的“莊周夢蝶”以及梁?;驮~牌“蝶戀花”之類的啟示,通過“我”的深切體悟傳達出來?!遏~的自白》《孤燈》也屬于此類作品。一句話,這里的“啟示錄”是接地氣的啟示錄,是詩人們“在人間”的在地在世的啟示錄。
除了史詩詩人和某些對長詩有執念的詩人外,很多詩人認為詩不宜過長。詩的確是靈感的瞬間觸發。詩是靈光的乍現!《去西吉途經火石寨》《川天界》的寫作靈感均是由外在景觀所激發。前者是詩人與火石寨“擦肩而過”而點燃了他的詩情。后者被“川天界”的“蒼蒼”所激發?!度碌狞S昏》寫詩人在三月的某個黃昏去看那個酷愛養花的“她”而詩興大發……
無論是寫日常煙火、人間啟示、瞬間感悟,作為詩歌,都需要“詩心”跳躍,而非像寫某些蹩腳散文那樣絮絮叨叨、松松垮垮、一地雞毛、雜亂無章?!兑簧星酀娜齻€階段》僅用三節詩,短短數行,用蒙太奇方式通過橘子樹來呈現一生中三個青澀階段。只有跳躍著抒寫,才是詩的專屬。
?
楊四平,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中國新詩理論批評史論》《跨文化的對話與想象》等14部著作,獲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和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優秀作品獎等。
主編:金石開
執行主編:丁鵬
編委:
丁 鵬 王夫剛 年微漾
金石開 羅 曼 孤 城
符 力 葭 葦 曾子芙
1. 《詩歌周刊》是由《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委會完全從文本質量出發,秉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從一至兩周內過萬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選佳作匯編而成。
2.本欄目由本站官方主導,與廣大網友投票參與的欄目區別明確,每期推薦詩作15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專家進行綜述點評。受邀專家獨立撰寫評語,最大程度體現專業的審美標準,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干擾。
3.由于輪值編輯每日審稿量大及其它原因,可能致使漏選部分優秀詩作,望不要受影響,而是繼續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國詩歌網編輯部在保證個人審美的基礎上,集體協商推薦。
5.編委會每期提名作品,邀請1位專家進行綜述點評,如現有作品不能誘發特邀專家點評興趣,則他可自行提名作品,報編委會同意后,撰寫點評。
6.本欄目將會不斷完善,歡迎留言,提供建設性意見。
提醒:
(1)點擊橙紅方格后的標題可閱讀正文;
(2)本欄目能適應手機閱讀,只需將本欄目網址轉發到手機,即可實現,并可轉發分享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