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22.6.2
?
欣悅與沉思之詩
劉康凱
?
從題材上看,本期《詩歌周刊》的詩多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抒寫人置身自然或與自然猝然相遇時的內心感受;從情感內容上看,多表達對世界與生命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某種欣悅感或瞬間的領悟;而從風格上看,多具明顯的抒情色彩,但又不同程度地在語調上保持克制,從而賦予詩作某種沉思的氣質,意味更加豐富。
《五月襲來》一詩用大量意象和細節描繪春天隨季節輪換而來的景象,節奏輕快、靈動,很好地應和了詩中力圖表達的對于新生的歡悅甚至狂喜。但這首詩并不單調,因為它沒有忘記生命的困苦和艱辛,比如它寫道:“有許多人/走在風的前面/搶占枯萎一冬的城堡。/也有人在/黑夜的深處抱著梧桐/無聲吼叫”,在除舊布新的特殊時刻,這黑夜里的無聲吼叫格外動人,詩思由此變得深沉,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沉思。類似的還有《晚櫻開了》,一句“生活沒有輸贏,/只有更深處的軌跡”,為整首詩增添了重量;《玫瑰》中“哦,玫瑰——/當我愛她,她就從人間消失”一句,則為整首詩增添了痛感;《第一只燕子》里,“霧靄在反復抽打它的雙頰/生活在左右躲閃”,也讓詩作在整體的平滑中添上了一個有力的“刺點”。
另幾首則傾向于抒寫在某些特殊時刻或情境中對世界與生命的瞬間領悟,或存在的澄明之境。在《薄暮》中,“當我們注視河面/影子也在注視/它自身虛幻的輪廓”,呈現了在某個蒼茫時刻,生命如何越越自身,在時間的河面照出它虛幻的面容;而這并沒有消解“我”,而是成全了“我”:“那從水草間蕩漾的秘密/幫助我消解了重力與恐懼”。整首詩透出一種靜觀之美?!堵淙枕灐废仁敲枋雠c兒子視頻這一平凡而溫馨的生活場景,然后忽然將視角抬升到落日的高度,并生發對存在的感悟:“此時落日,把現實與假設納入它的懷中/仿佛落日從不虧待任何人”,悲欣交集,讓我們感受到契而不舍的對人間的深情?!缎℃偂贰对谝暗乩铩贰痘◢彎O村記》三首,或抒寫對本真生命的回歸之慨,或描繪融入野地海隅的禪悅之感,均有動人之處。
本期最動人的一首當數《湖畔》,它展現了一副西部景象:尕海湖、瑪曲、狗棒魚、黑頸鶴、牦牛、凍土。但它并非以邊地風情取勝。它幾乎是不動聲色地把一些對立的因素加以并置:人與自然、死亡與生活、早晨與黃昏、靜穆的疾行與可怕的聲響……讓它們相互碰撞、交織,自動地生發出種種豐富的意味。而那從湖面發出的、由遠及近的可怕聲響到底是什么?詩中沒有明示,但它有力地喚起人們對于宇宙和命運的驚異感、敬畏感,和個體生命的謙卑感,而這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
劉康凱,文學博士,副教授,任教于巢湖學院。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當代詩歌評論。在《文藝爭鳴》《現代中文學刊》《詩刊》《江南詩》等刊物發表論文、評論若干。
主編:金石開
執行主編:孤城
編委:
丁 鵬 王夫剛 王家銘
年微漾 金石開 羅 曼
林 珊 孤 城 符 力
藍野
1. 《詩歌周刊》是由《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委會完全從文本質量出發,秉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從一至兩周內過萬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選佳作匯編而成。
2.本欄目由本站官方主導,與廣大網友投票參與的欄目區別明確,每期推薦詩作15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專家進行綜述點評。受邀專家獨立撰寫評語,最大程度體現專業的審美標準,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干擾。
3.由于輪值編輯每日審稿量大及其它原因,可能致使漏選部分優秀詩作,望不要受影響,而是繼續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國詩歌網編輯部在保證個人審美的基礎上,集體協商推薦。
5.編委會每期提名作品,邀請1位專家進行綜述點評,如現有作品不能誘發特邀專家點評興趣,則他可自行提名作品,報編委會同意后,撰寫點評。
6.本欄目將會不斷完善,歡迎留言,提供建設性意見。
提醒:
(1)點擊橙紅方格后的標題可閱讀正文;
(2)本欄目能適應手機閱讀,只需將本欄目網址轉發到手機,即可實現,并可轉發分享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