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音頻,聽今日好詩
我們驅車來到小鎮
余暉像霞帔
落在河水中的羞澀
會傳染,漣漪也不能平靜
河水安靜而溫和地
流過黃昏,陰柔之美顯現出來
少年的月夜,老年的
思鄉,跟隨河流重逢
近水的荷葉在風中搖曳
這忘我的身姿
像岸邊廣場上跳舞的人群
對黃昏流過毫無察覺
黃昏是時間上的節點,水流是空間上的占有。河水流過黃昏,帶來一種時空交疊的魅力,作者的生命體驗便貫穿其中了。用“羞澀”來形容落入河水中的余暉,既抓住了余暉的顏色特點,又與下文不能平靜的漣漪形成共鳴。然而河流對于作者而言,又不僅僅流過了黃昏,年少時的月亮與暮年時的故鄉,光陰流轉與物是人非,盡數體現在了這條河流之中?!叭藷o法兩次踏入同一條的河流”,作者也許正是抱著這樣復雜、深沉和眷念的心緒來看待眼前的流水。詩的末尾段落,作者用“忘我”形容風中搖曳的荷葉,又將跳舞的人群與風中舞動的荷葉聯系在一起,究竟是荷葉忘我、人群忘我抑或是作者忘我,已不得而知。沉浸其中又抽離其外,深陷紅塵又俯瞰眾生,既看到了黃昏下的流水,又能做到毫無察覺地與之共舞,人生的曠達莫過于此。
點評網友:粼燃
經編委會評選,粼燃(來自網頁)的評論被評為最佳,將獲得300元稿費。
同時感謝雨深(來自網頁)、梁地(來自微信)為代表的讀者的熱情參與,
展出其優秀點評,供大家學習參考!
存在與時間是重要的哲學命題,《河水流過黃昏》以詩的文字和意境對此進行了思索和闡釋。開篇,我們驅車來到小鎮,建構一個屏蔽外部世界的新空間,小鎮是思索得以展開的入口,余暉讓河水羞澀,漣漪涌動,靜物在時間中富有生機,呈現動靜結合之美。第二節,陰柔之美在河水流過黃昏的時空背景下,串起少年、老年的記憶,加上作者所處的青年,以精煉的文字詮釋人生不同時期的柔與剛,呈現生命的韌性之美。第三節,荷葉之姿與岸邊廣場上跳舞的人群構成互文關系,時間中的游戲狀態和忘我狀態,呈現靈動生機之美,“對黃昏流過毫無察覺”則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喟,作為觀察者的作者,既沉浸于場景之中又置身于人群之外,始終保持了存在者的沉靜與清醒。
點評網友:雨深
《河水流過黃昏》一詩有四美。一曰“流過”:全詩的核心意象就是“流過”,既有時空意義上的動態,也有感覺、意識、情感的波動。盡管全詩沒有跳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一亙古話題,但還是具有一種自在的新意。二曰“羞澀”:作者借漣漪挑動讀者心弦,使讀者自覺不自覺被傳染,使羞澀一直在我們心頭蕩漾。三曰“柔”:作者名之“陰柔”,余暉脈脈和河水漾漾是“柔”,月下少年和思鄉老者的心思是“柔”,荷葉和舞曲也是“柔”。四曰“無感”:現實中的人“像岸邊廣場上跳舞的人群”,對黃昏無感,對荷葉無感,對河水的流過和時間的流逝無感,對美無感。但世態本就如此,自古皆然。換一個視角看,“無感”即人間,“無感”亦是另一種美。正因為“無感”,所以誕生了這首精致而柔美的短詩。
點評網友:梁地
“每日好詩”點評專家名錄
安洪波 安琪 北喬 邦吉梅朵 陳先發 陳衛 陳愛中 陳東彩 陳巨飛 陳賀達 陳東彩 陳希 陳培浩 陳丙杰 車前子 曹宇翔 程繼龍 蔡世平 草樹 段維 杜鵬 馮雷 馮娜 耿占春 顧北 顧建平 高昌 郭順敏 谷禾 洪燭 霍俊明 韓倚云 何冰凌 胡彭 胡弦 簡明 敬文東 蔣浩 蔣登科 江合友 賈鑒 賈清彬 康宇辰 藍野 雷武鈴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鵬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嘯洋 李霞 劉向東 劉波 劉愛紅 劉君君 梁曉明 盧輝 羅振亞 羅小鳳 郎曉梅 馬知遙 馬驍 莫真寶 苗霞 南鷗 潘泓 錢文亮 秦立彥 任毅 榮光啟 樹才 師力斌 沈葦 沈健 沙克 宋彩霞 孫冬 佘曄 譚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詩 吳投文 汪劍釗 王久辛 王士強 王海亮 伍明春 吳昕孺 西渡 熊東遨 許陳穎 許道軍 向以鮮 夏吟 星漢 謝超 楊碧薇 楊克 楊墅 楊四平 楊慶祥 楊獻平 楊逸明 余怒 葉舟 姚泉名 朱必松 臧棣 張德明 張定浩 張慧君 張清華 張光昕 張金英 周偉馳 周瓚 周燕婷 鄒建軍 鄒惟山等(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后)
▼點擊查看
溫馨提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