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4u74y"></legend>

<tbody id="4u74y"></tbody>

    1. <tbody id="4u74y"></tbody>
      1. 廣子詩集《蒙地詩篇》出版

        作者:鐘禾   2023年11月14日 10:30  蒙地詩篇    3    收藏

        640

        作者:廣子

        出版社: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蒙地詩篇》系詩人廣子于2012年底開始創作的一部主題系列詩歌。該詩組以地理譜系為經線、現實圖景為維度,以個體經驗和審美對草原自然人文肌理賦予詩性觀照,對邊疆生存或生命場域進行重新發現與命名,傾注了詩人對故鄉、大地以及生靈萬物的深刻體察與思考。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和修辭美學,既是蒙地的風物傳記也是詩人的精神詩學,堪稱一部“自然博物館式”的詩歌寫作。


        微信圖片_20231114103959


        【作者簡介】

        廣子,七十年代生于鄂爾多斯,現居鄉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歌學會副會長。出版詩集《往事書》《蒙地詩篇》等。曾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索龍嘎”獎、《草原》文學獎等。


        640 (1)


        【跋】

        行走的詩篇 

        廣子

        我的出生地鄂爾多斯是一個蒙漢雜居之地,那里原本迥異的風俗在歲月的煙火中相互碰撞、滲透、融匯,早已渾然一體,沒有人會細究彼此的鱗甲有何不同。自然可師,萬物通靈,我要感謝這方水土賦予我同它一樣的生命氣息。也許是命運使然,我曾無數遍穿越這片被稱為高原的大地,只要停頓下來,凝視內心的自我,過往的記憶就會一一浮現——那洪荒古崛的高天厚地,那藏風聚氣的山河大野,那狂風中撫慰曠漠與戈壁的駝掌,那雷聲里親吻泥濘和草葉的馬蹄……

        內蒙古是一塊邊地文化和歷史遺產相當豐厚的土地,從不缺乏滋養文學藝術的基因。奇怪的是,四十歲之前我幾乎很少寫過它。直到2012年底在西鄂爾多斯,詩人西涼(時間之北)組織了一支越野車隊,帶我橫穿烏蘭布和沙漠。這是我人生中途一場極為重要的遭際,一場不期而遇的詩神招魂,至今回想起來仍讓我感到無以復加的精神體認。烏蘭布和,這塊在我身邊橫亙了幾十年的雄渾大漠,陪伴我整個青春期的沙塵暴源頭,被我的年輕和浮躁所忽視的天假之壤,始至步入中年我才真正走進它,洞悉它的隱秘和殊異之美。

        正是這次意外的烏蘭布和之旅,喚醒了我內心積蓄、儲存太久的詩的沖動,激活了被另一個我抑制的近乎遲鈍的詩的神經。我知道,這不是一場奇遇,而是重認。盡管烏蘭布和的權域區劃屬于阿拉善,但在情感指認上,它始終被我納入烏海的轄地。歸來之后,我即開始了蒙地詩篇系列詩歌的寫作,五六年間大約寫下近三百首。

        蒙地詩篇的寫作被冠以諸多標簽,“地域詩歌”“新草原詩”“新邊塞詩”不等,對此我并不介意,重要的是我終于寫到了故鄉,寫到了腳下的大地。面對各種評價,可能沒有人會比我更清楚,這一發現或轉變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一方面,年輕的時候我們急于先鋒,急于向遠方看,而忽略了我們身后的傳統和身邊的現實。當然這也不等同于自我否定或修正,它更像一種回歸,一種源自詩本身的召喚與期待。另一方面我也曾談到過,漂泊游蕩二十多年,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反饋,對原鄉故土的認知和情感積累、沉淀應該夠了,可以寫了。

        其實就詩本身或者對一個詩人而言,在廣義上講,無論寫什么你的文字里都天然的含有你的家鄉、你的情感、你的愛,不一定非要具體的說這個寫的是什么,那個寫的是什么。但蒙地詩篇的寫作于我的意義仍是不同的,這是一次詩和命運的雙重轉身,是自覺的向后看向后退,一種回到原點的重新出發。

        如何理解、對待詩與故鄉和大地的關系,就是如何理解、對待我們與故鄉和大地的關系。從這個層面上說,蒙地詩篇不耽是基于地理意義的,它更多的基于個人經驗和命運、觀察與審思。比起20世紀美國自然文學強調的“如果沒有地理上的支撐點,就無法擁有精神上的支撐點”或如惠特曼《草葉集》“要賦予美國的地理、自然生活、河流與湖泊以具體的形體”的審美訴求,現代性前提下的地域詩學顯然要復雜、深邃的多。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若無遠行之匆匆與客之孤單渺小,何以見天地之恒久。從古詩到新詩,幾千年來,詩其實就是行走的產物,它始于雙腿,終于精神和心靈。但不是膚淺的接地氣,而是身心著陸,是雙腳像根莖一樣扎進大地,是融入與匯合,是天道自然與個體生命的合二為一。  

        詩是一種行動。這是詩人于堅用雙腿得出的結論,據說他走遍了昆明的每一個角落,他寫云南的詩篇具足了場域、圖景、聲音和姿勢??v觀中國的詩歌史,李白、杜甫、蘇東坡……就是一長列在大地上行走的背影。今天,我們依然可見詩人們或遠或近、埋首躬肩旅徙在大地之上,胸懷山水,俯仰萬物。

        我手寫我心,但詩一定生長著一雙健碩的雙腿,只有行動的詩才是活的,有生命的。一個詩人也理應像熟稔身上的痣一樣熟稔他的出生地、故土或生存之境。如蜉蝣寄于天地,以渺滄海之粟,博無窮之大。很難想象會有一種只有上半身或下半身的詩歌。這是一個大地詩人的基本修為,絕非知識分子文人式的書齋之夢。

        無論作為一個詩人還是行者,我都愿意承認,蒙地詩篇既是我的精神地理志,我的靈魂游歷背書,它所逞錄的山河、大漠、森林和草地也是我有限人生的出發和歸宿之地。

        詩與行走,都是向故鄉和大地致敬的方式。

        最后,感謝諸多前輩師友及編輯朋友多年來對我的關照和提攜,感謝內蒙古文聯、作協促成這本詩集的出版,感謝俊明兄如椽巨筆撥冗作序,感謝讓這些詩篇得以生長的滋養與機緣。


        2017.6.初稿,2019.6.修訂



        編輯:王傲霏

        二審:牛莉

        終審:金石開、藍野

        掃描二維碼以在移動設備觀看

        詩訊熱力榜

        1. “2023中國文學盛典·茅盾文學獎之夜”啟幕在即
        2. “詩在中原 歌詠中華”第七屆中國詩歌節主題詩歌征集獲獎名單公示
        3. 《三上詞話》誕生記
        4. 每日好詩第403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5. 《最高樓?貂蟬》及貂蟬考略結論
        6. 每日好詩第403期(舊體詩)入圍作品公示
        7. 永遠的恩師 | 我與《詩刊》的故事(第三輯)
        8. 中國詩歌網詩歌大擂臺第六期“十佳詩歌”評選(A組)
        9. 第400期“每日好詩”公開征集網友評論的公告
        10. 第十屆中國(海寧)徐志摩微詩歌大賽評選結果揭曉
        1. 在互學互鑒中推動新時代中國詩歌的繁榮發展
        2. 詩書畫合璧 · 當代名家系列 :孔見 卷
        3. 新工業詩歌創作研究中心暨新工業詩歌聯盟揭牌活動在東莞舉行
        4. 《最高樓?貂蟬》及貂蟬考略結論
        5. 《三上詞話》誕生記
        6. “我與《詩刊》的故事”征集啟事
        7. 每日好詩第402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8. 第七屆中國桃花潭國際詩歌節成功舉行
        9. 每日好詩第402期(舊體詩)入圍作品公示
        10. 第二屆“邵武是個好地方”詩歌征集獲獎名單公示
        1. 《最高樓?貂蟬》及貂蟬考略結論
        2. 國家民委與中國作協簽署合作協議
        3.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4. 莫礪鋒《唐宋詩歌續論》出版
        5. 2024年,《詩刊》將迎來全新改版!“雙十一”折扣預訂!
        6. 每日好詩第398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7. 《三上詞話》誕生記
        8. 中國新詩版本館征集啟事
        9. “摘取詩學王冠的人”呂進:守住夢想,守住心上的陽光
        10. 每日好詩第398期(舊體詩)入圍作品公示
        1. 中國詩歌網開通“《詩刊》投稿專區”
        2. 《詩刊》征集廣告詞
        3. 清新曠達 筆底無塵——讀溫皓然古典詩詞
        4. 同舟共濟,以詩抗疫——全國抗疫詩歌征集啟事
        5. 關于詩和詩人的有關話題
        6. 尋找詩意 美麗人生——上海向詩歌愛好者發出邀請
        7. 以現代詩歌實踐探尋現代詩歌的本原
        8. 賞析《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9. 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征稿啟事 (現代詩、舊體詩、書法、朗誦、標志設計)
        10. 鄔耀仿:做個快樂的寫詩人
        一级一级女人真人毛片97片,岛国A级毛片18禁,中文字幕日本二区,A级全黄试看30分钟^&#

        <legend id="4u74y"></legend>

        <tbody id="4u74y"></tbody>

          1. <tbody id="4u74y"></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