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蒙地詩篇》系詩人廣子于2012年底開始創作的一部主題系列詩歌。該詩組以地理譜系為經線、現實圖景為維度,以個體經驗和審美對草原自然人文肌理賦予詩性觀照,對邊疆生存或生命場域進行重新發現與命名,傾注了詩人對故鄉、大地以及生靈萬物的深刻體察與思考。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和修辭美學,既是蒙地的風物傳記也是詩人的精神詩學,堪稱一部“自然博物館式”的詩歌寫作。
【作者簡介】
廣子,七十年代生于鄂爾多斯,現居鄉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歌學會副會長。出版詩集《往事書》《蒙地詩篇》等。曾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索龍嘎”獎、《草原》文學獎等。
【跋】
行走的詩篇
廣子
我的出生地鄂爾多斯是一個蒙漢雜居之地,那里原本迥異的風俗在歲月的煙火中相互碰撞、滲透、融匯,早已渾然一體,沒有人會細究彼此的鱗甲有何不同。自然可師,萬物通靈,我要感謝這方水土賦予我同它一樣的生命氣息。也許是命運使然,我曾無數遍穿越這片被稱為高原的大地,只要停頓下來,凝視內心的自我,過往的記憶就會一一浮現——那洪荒古崛的高天厚地,那藏風聚氣的山河大野,那狂風中撫慰曠漠與戈壁的駝掌,那雷聲里親吻泥濘和草葉的馬蹄……
內蒙古是一塊邊地文化和歷史遺產相當豐厚的土地,從不缺乏滋養文學藝術的基因。奇怪的是,四十歲之前我幾乎很少寫過它。直到2012年底在西鄂爾多斯,詩人西涼(時間之北)組織了一支越野車隊,帶我橫穿烏蘭布和沙漠。這是我人生中途一場極為重要的遭際,一場不期而遇的詩神招魂,至今回想起來仍讓我感到無以復加的精神體認。烏蘭布和,這塊在我身邊橫亙了幾十年的雄渾大漠,陪伴我整個青春期的沙塵暴源頭,被我的年輕和浮躁所忽視的天假之壤,始至步入中年我才真正走進它,洞悉它的隱秘和殊異之美。
正是這次意外的烏蘭布和之旅,喚醒了我內心積蓄、儲存太久的詩的沖動,激活了被另一個我抑制的近乎遲鈍的詩的神經。我知道,這不是一場奇遇,而是重認。盡管烏蘭布和的權域區劃屬于阿拉善,但在情感指認上,它始終被我納入烏海的轄地。歸來之后,我即開始了蒙地詩篇系列詩歌的寫作,五六年間大約寫下近三百首。
蒙地詩篇的寫作被冠以諸多標簽,“地域詩歌”“新草原詩”“新邊塞詩”不等,對此我并不介意,重要的是我終于寫到了故鄉,寫到了腳下的大地。面對各種評價,可能沒有人會比我更清楚,這一發現或轉變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一方面,年輕的時候我們急于先鋒,急于向遠方看,而忽略了我們身后的傳統和身邊的現實。當然這也不等同于自我否定或修正,它更像一種回歸,一種源自詩本身的召喚與期待。另一方面我也曾談到過,漂泊游蕩二十多年,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反饋,對原鄉故土的認知和情感積累、沉淀應該夠了,可以寫了。
其實就詩本身或者對一個詩人而言,在廣義上講,無論寫什么你的文字里都天然的含有你的家鄉、你的情感、你的愛,不一定非要具體的說這個寫的是什么,那個寫的是什么。但蒙地詩篇的寫作于我的意義仍是不同的,這是一次詩和命運的雙重轉身,是自覺的向后看向后退,一種回到原點的重新出發。
如何理解、對待詩與故鄉和大地的關系,就是如何理解、對待我們與故鄉和大地的關系。從這個層面上說,蒙地詩篇不耽是基于地理意義的,它更多的基于個人經驗和命運、觀察與審思。比起20世紀美國自然文學強調的“如果沒有地理上的支撐點,就無法擁有精神上的支撐點”或如惠特曼《草葉集》“要賦予美國的地理、自然生活、河流與湖泊以具體的形體”的審美訴求,現代性前提下的地域詩學顯然要復雜、深邃的多。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若無遠行之匆匆與客之孤單渺小,何以見天地之恒久。從古詩到新詩,幾千年來,詩其實就是行走的產物,它始于雙腿,終于精神和心靈。但不是膚淺的接地氣,而是身心著陸,是雙腳像根莖一樣扎進大地,是融入與匯合,是天道自然與個體生命的合二為一。
詩是一種行動。這是詩人于堅用雙腿得出的結論,據說他走遍了昆明的每一個角落,他寫云南的詩篇具足了場域、圖景、聲音和姿勢??v觀中國的詩歌史,李白、杜甫、蘇東坡……就是一長列在大地上行走的背影。今天,我們依然可見詩人們或遠或近、埋首躬肩旅徙在大地之上,胸懷山水,俯仰萬物。
我手寫我心,但詩一定生長著一雙健碩的雙腿,只有行動的詩才是活的,有生命的。一個詩人也理應像熟稔身上的痣一樣熟稔他的出生地、故土或生存之境。如蜉蝣寄于天地,以渺滄海之粟,博無窮之大。很難想象會有一種只有上半身或下半身的詩歌。這是一個大地詩人的基本修為,絕非知識分子文人式的書齋之夢。
無論作為一個詩人還是行者,我都愿意承認,蒙地詩篇既是我的精神地理志,我的靈魂游歷背書,它所逞錄的山河、大漠、森林和草地也是我有限人生的出發和歸宿之地。
詩與行走,都是向故鄉和大地致敬的方式。
最后,感謝諸多前輩師友及編輯朋友多年來對我的關照和提攜,感謝內蒙古文聯、作協促成這本詩集的出版,感謝俊明兄如椽巨筆撥冗作序,感謝讓這些詩篇得以生長的滋養與機緣。
2017.6.初稿,2019.6.修訂
編輯:王傲霏
二審:牛莉
終審:金石開、藍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