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4u74y"></legend>

<tbody id="4u74y"></tbody>

    1. <tbody id="4u74y"></tbody>
      1. 吳思敬:“生為赤子”的唐湜

        作者:吳思敬   2023年04月26日 16:10  光明日報    488    收藏

        res1603_attpic_brief

        唐湜


        去年“五一”假期,收到曹凌云先生快遞的《生為赤子——唐湜與他的文友們》一書的文稿,于是足不出戶,沉浸在閱讀之中,也喚起了我對詩人唐湜先生的記憶和懷念。

        1984年12月,唐湜先生來北京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85年元旦那天休會,唐湜在駱寒超先生的陪同下,來到王府井菜廠胡同7號我的家中,這是我與唐湜的首次見面。唐湜個子不高,身材微胖,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對詩歌理論饒有興趣,我們很談得來。此后唐湜先生來北京,或是為永嘉昆劇團聯系來京演出,或是為聯系出版他的著作,總會到寒舍一敘,聊興大發,海闊天空——聊辛笛看淡金錢向國家捐出巨款,聊陳敬容的“紅顏薄命”,也聊他自己,當年的英俊小生,現在是“人老珠黃”……就這樣不知不覺聊到深夜。

        上世紀90年代,我搬到朝陽門外芳草地西街后,他就很少來我家了,但是書信沒有中斷過。有時他還會讓我幫他做些具體的事,比如三聯書店出版他的《新意度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他的《霞樓夢笛》,他就委托我到出版社去代他領樣書,然后分別送給謝冕、孫玉石、洪子誠等在京的朋友。我在與出版社編輯的接觸中才知道,那時像他這樣的大詩人出書也有許多難處。比如編《新意度集》,唐湜40年代后期寫過一些論辯文章,有的長達一萬多字,就沒有收進去。為出詩集《霞樓夢笛》,唐湜花了6000元,又買了幾百本書,由于只印1500冊,出版社也沒能賺錢。

        《新意度集》出版后,唐湜來信,希望我為他寫一篇書評。我自然責無旁貸,寫出《閃爍的光,透明的霧——〈新意度集〉讀后》一文,發在《讀書》1991年第11期上。唐湜針對我的評論,來信說文章將他多年前那些零散的論點連綴成了完整的網絡,十分可喜?!拔闹袥]有提我對古典詩論,如《文心》《詩品》的喜愛,只就西方詩論對我的引導,似乎不甚全面,可這是小缺陷,可以不提;您提走鋼絲,很妙,我是想來個中西融合,也‘弘揚一點民族文化’?!爆F在看來,我的書評盡管在開頭提到唐湜和他的“九葉”文友“是一群在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間走鋼絲的技藝高超的能手”,但是在后文的具體評述中,我只是論證了唐湜對外國詩學理論攝取的一面,而未對他對中國古代詩歌理論的繼承展開論述,確實是很大的不足。特別是當我在《生為赤子》中讀到唐湜小時候的家學,舅舅王季思對他的耳提面命,上中學后他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癡迷與受到的古典戲曲文化的熏陶,我這才深深地感覺到自己對唐湜還是太缺乏了解了。

        我與唐湜先生見的最后一面,是2003年11月4日在溫州師范學院召開的“21世紀中國現代詩第二屆研討會暨唐湜詩歌創作座談會”上。那時唐湜已是老態龍鐘,雙腿幾乎邁不開步,要有人架著才能小步行走,說話也不利索,說得很短,有時甚至詞不達意。會場上,我只能凝視著他,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向他表示問候,我們無法作更多的交談了。

        從記憶中拉回到《生為赤子》這部書中來,44篇散文合起來可以看成是一部以詩人唐湜為中心的文學傳記,講述了唐湜和莫洛、趙瑞蕻、金江、林斤瀾等文友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這種眾星拱月的寫法,既突出了唐湜的主人公身份,側重他的生命與創作,同時又把他放到具體的環境中,用相當的筆墨寫他周圍的朋友,從而充分顯示了唐湜的生存環境及創作語境,揭示了他成長的內因。

        《生為赤子》中,寫到唐湜小時候,舅舅王季思“把從外地帶來的唱片放給他聽,其中有昆劇《連環記·梳妝擲戟》《林沖夜奔》,有京劇《單刀會·訓子》《玉堂春》,有《牡丹亭》《長生殿》等,這些南北曲文采璀璨,詩情盎然,旋律旖旎,還帶有一股雄豪之氣,唐湜一聽再聽,喜不自禁,聽得多了,他也學著哼唱幾句,自得其樂”——這段文字寫出了唐湜對戲曲的癡迷與酷愛,這不僅為唐湜五六十年代寫劇評、寫劇本、研究南戲找到了依據,也為他后來所寫的大量歷史題材和神話題材的長詩找到了依據。又如寫唐湜上學時,在表兄家的書房里發現了多本新月派的詩集,他很喜歡,想認真閱讀,就與表兄商量,拿自己一箱高麗紙的小說換取《新月詩選》和何其芳的《畫夢錄》《預言》,表兄同意了。他如獲珍寶,放學后就躲在自家老宅的東樓,沉醉在明朗純凈的詩意中。正是有了這些具體生動的描寫,我們才知道唐湜深厚的詩學修養的淵源。

        在書中,我們還看到,從青年時代開始,唐湜一路走來,百般曲折,歷盡艱辛:“自由是唐湜生命中的活水,稍得滋潤,心田里就會抽出綠芽,胸中的壯志就會蘇醒過來,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寫作,雖然寫作給他帶來受苦和災難。他白天一邊勞動,一邊構思創作,到了夜晚,往往一覺醒來,靈感被激活,就在床上倚枕下筆,直到晨曦微露?!?/span>

        唐湜的文友,是一批充滿理想信念的知識分子,他們以強烈的愛國激情,投身于革命事業,無私奉獻,學業有成,彼此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書中有一段唐湜與趙瑞蕻、莫洛、胡景瑊等在甌江出游時的描寫:

        甌江上最多的是兩頭尖尖、形似蚱蜢的木船,稱為舴艋船,船頭張開白帆,船公持篙把槳佇立于船尾。這種船輕巧靈便、艙深耐載,順流而下或溯江前行,遇淺水用篙,遇深水用槳,順風則揚起白帆。

        江岸邊這幾位年輕學子觸景生情,不由得背誦起古詩來。唐湜吟誦的是李清照的《武陵春》:“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蹦謇收b陸游的《甌江遇險轉安》:“溪流亂石似牛毛,雨過狂瀾勢轉豪。寄語河公莫作戲,從來忠信任風濤?!壁w瑞蕻朗誦了北宋溫州知州楊蟠的《詠溫州》:“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連街陌,山似屏幃繞畫樓?!焙艾{卻高聲唱起極富甌越特色的《拉纖歌》:“日頭出冬呵,嗨喲!肩頭硬梆呵,嗨喲!一步一挺呵,嗨喲!拔灘輕松呵,嗨喲!”胡景瑊歌聲未落,三位好友接上去齊唱:“兄弟們耶,嘿喲!加油干,嘿喲!水急灘險我不怕耶,管他肩頭破,嘿喲!兄弟們耶,嘿喲!”

        在這些青年學子的歡唱中,他們風華正茂的才情與展翅欲翔的抱負充分展示出來。

        詩集《霞樓夢笛》貫穿著唐湜少年時的憧憬、中年時的沉郁與晚年時的夢幻,但為什么唐湜把這些詩作題為“霞樓夢笛”?曹凌云給出了確切的答案:因為唐湜的書房叫飛霞樓,“站在書房的窗口,能望見鄰近山上的一個飛霞洞,傳說洞口曾經長有片片蘆葦,可以做成一個個蘆笛,年輕時的唐湜最愛站在這窗口吹奏蘆笛”。這又是文學地理學上的一個發現!由飛霞樓上的蘆笛聲,我們會自然地想到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那句有名的詩:“我有一根蘆笛,是我不曾和法蘭西將軍的手杖交換的?!本瓦@樣,一根蘆笛,把東西方兩位大詩人的心連在一起了。

        人類在時間中生活,歷史在時間中形成。如今,唐湜和他身邊的好友都已駕鶴西去,一個時代結束了,但他們的輝煌人生不能被忘記。草成此文,以對我所熱愛的唐湜先生和他的文友表示真誠的敬意與懷念!

        責任編輯:王傲霏
        掃描二維碼以在移動設備觀看

        詩歌熱力榜

        1. 李園白+“每日好詩”投稿(舊體詩)  50 (3次)
        2. 七絕.觀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國產運-5飛機  30 (4次)
        3. 踏莎行·冬日蟄居  23 (1次)
        4. 成語系列之:明察秋毫  22 (1次)
        5. 七律.癸卯冬日賞銀杏  20 (2次)
        6. 我的老家也有一個地方叫臺灣  20 (1次)
        7. 五言 秋韻  15 (1次)
        8. 母親走了……  12 (1次)
        9. 局  12 (1次)
        10. 釵頭鳳 臘月寒  10 (1次)
        1. 游陳子昂故里  191 (17次)
        2. 浪淘沙·山海關懷古  109 (15次)
        3. 玉簟秋?寒衣節  106 (6次)
        4. 李園白+“每日好詩”投稿(舊體詩)  90 (3次)
        5. 森林達人  88 (1次)
        6. 珠海上空的月亮  73 (6次)
        7. 隨筆  65 (3次)
        8. 七絕.望空  60 (2次)
        9. 殘渣  50 (3次)
        10. 五絕.初冬南北方  43 (5次)
        1. 玉簟秋?寒衣節  531 (42次)
        2. 李園白+“每日好詩”投稿(舊體詩)  476 (25次)
        3. 母親的心向著那片海  342 (15次)
        4. 五言?對號  204 (20次)
        5. 登月  200 (1次)
        6. 過華安土樓  175 (14次)
        7. 我反復叮囑自己  153 (10次)
        8. 古鎮  148 (17次)
        9. 游陳子昂故里  124 (10次)
        10. 你來了  122 (12次)
        1.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898 (304次)
        2. 李園白+“每日好詩”投稿(舊體詩)  3729 (217次)
        3. 我們的名字叫應急  2995 (14次)
        4. 九張機  2324 (17次)
        5. 游武功山  2281 (25次)
        6. 人  2270 (17次)
        7. 贛江之晨  1740 (574次)
        8. 初冬,街頭那一抹紅  1618 (36次)
        9. 詩的語言  1560 (11次)
        10. 卜算子?山寺行   1472 (94次)

        詩訊熱力榜

        1. 努力推動文化創新 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2. 每日好詩第406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3. 安放你五千里路的風雨兼程
        4. 第402期“每日好詩”公開征集網友評論的公告
        5. 每日好詩第406期(舊體詩)入圍作品公示
        6. 懷念《詩刊》的李小雨老師 | 我與《詩刊》的故事(第九輯)
        7. 第403期“每日好詩”公開征集網友評論的公告
        8. 每日好詩第405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9. “我與《詩刊》的故事”征集啟事
        10. 2024年,《詩刊》將迎來全新改版!“雙十一”折扣預訂!
        1. 孤城新詩集《山水宴》暨中國當代詩歌山水書寫研討會在巢湖學院成功舉辦
        2. 陳先發:讓詩歌在漢語傳統與時代生活的復雜共生中成長
        3. 每日好詩第405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4. 《三上詞話》誕生記
        5. 每日好詩第405期(舊體詩)入圍作品公示
        6. “在河流拐彎處安家”——胡弦詩歌新集《水調歌頭》詩藝探索淺析
        7. 《最高樓?貂蟬》及貂蟬考略結論
        8. 炎陵獲頒“中國詩詞朗誦之鄉”稱號
        9. 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評劉棉朵的詩觀與詩作
        10. 每日好詩第404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1. 《最高樓?貂蟬》及貂蟬考略結論
        2. 《三上詞話》誕生記
        3. 閩派詩歌奮進新征程:第二屆中國·邵武是個好地方嚴羽詩歌會在福建邵武舉辦
        4. 《中國好詩歌——喊出心底的熱愛》出版
        5. 每日好詩第404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6. 第六屆“劉伯溫詩歌獎”揭曉
        7. 每日好詩第403期(現代詩)入圍作品公示
        8. 在互學互鑒中推動新時代中國詩歌的繁榮發展
        9. 王學東:直面“新工業”,探索新工業詩歌的真正高地
        10. 詩書畫合璧 · 當代名家系列 :孔見 卷
        1. 中國詩歌網開通“《詩刊》投稿專區”
        2. 《詩刊》征集廣告詞
        3. 清新曠達 筆底無塵——讀溫皓然古典詩詞
        4. 同舟共濟,以詩抗疫——全國抗疫詩歌征集啟事
        5. 關于詩和詩人的有關話題
        6. 尋找詩意 美麗人生——上海向詩歌愛好者發出邀請
        7. 以現代詩歌實踐探尋現代詩歌的本原
        8. 賞析《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9. 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征稿啟事 (現代詩、舊體詩、書法、朗誦、標志設計)
        10. 鄔耀仿:做個快樂的寫詩人
        一级一级女人真人毛片97片,岛国A级毛片18禁,中文字幕日本二区,A级全黄试看30分钟^&#

        <legend id="4u74y"></legend>

        <tbody id="4u74y"></tbody>

          1. <tbody id="4u74y"></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