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3年6月15日
二、大賽組織
主辦單位:中國作協《詩刊》社 中國詩歌學會 海寧市人民政府
指導單位:浙江省作家協會
承辦單位:中國詩歌網 中共海寧市委宣傳部 中共海寧市委統戰部(僑聯、僑辦) 海寧市總工會 海寧團市委 海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海寧市教育局 海寧市文旅創意產業控股有限公司 嘉興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海寧市工作部
協辦單位: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Istituto Italiano di Cultura di Shanghai) 華美人文學會(美國) 劍橋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英國)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 海寧市傳媒中心 海寧市作家協會 海寧市詩詞學會 海寧市徐志摩研究會
三、大賽主題
潮之青春
四、獎項設置
本屆微詩歌大賽面向國內外全體詩人與詩歌愛好者,分社會組、大學生組和海外及港澳臺組。
社會組設金獎2名,銀獎 5名,銅獎10名。
大學生組設金獎2名,銀獎5名,銅獎10名,限定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在讀研究生),入圍時將核驗學生證等身份信息。
海外及港澳臺組設特別獎10名。
參賽者每人只能獲獎一次,不重復獲獎。
獎項設置:
社會組
金獎 獎金5000元/名;
銀獎 獎金3000元/名;
銅獎 獎金1000元/名;
大學生組
金獎 獎金1000元/名;
銀獎 獎金800元/名;
銅獎 獎金500元/名;
海外及港澳臺特別獎獎金600元/名;
五、作品要求
1、內容:圍繞大賽主題“潮之青春”進行創作,堅持正確創作導向。
2、文字:文字凝練明快,風格健康高雅。本次大賽僅限中文投稿。
3、題目:根據詩歌內容,自定參賽作品題目。
4、體裁:現代微詩歌,即新詩體,字數限定150字以內,謝絕格律詩及組詩。
5、數量:每人限投稿10首(≤10),按照投稿時間順序或投稿先后次序,同一作者投稿作品中的前10首為有效投稿作品,每人限投作品數量是指同一作者投稿數量的總和,意在激勵作者以精品參賽。
6、參賽作品須未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及報刊上發表過的原創作品,文責自負;如發現有抄襲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
六、投稿方式
除海外組外,本次大賽采取線上投稿形式,不接收紙質稿件。
國內投稿:請登錄中國詩歌網www.aurora-self-driving.com,注冊并完善認證信息,即可投稿。社會組投稿時請勾選參加“第十屆徐志摩微詩歌大賽(社會組)”,大學生組投稿時請勾選參加“第十屆徐志摩微詩歌大賽(大學生組)”。大學生組投稿者,請在文本后附上學校、年級和學號信息。
您也可以通過“徐志摩詩歌節”官方微信端、微博端點擊報名鏈接/掃描二維碼進入報名頁,填寫相關信息后即可投稿。
歡迎各大高校組織集體投稿,視情頒發優秀組織獎。
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投稿:稿件請統一放在word文檔中,以附件形式發送至收稿郵箱xzmwsdshaiwai@163.com。文件請以“姓名+作品名稱”形式命名,內容標明來稿題目、作者名字(備注所在國家/地區)、詩歌正文與個人通聯信息,格式統一采用小4號宋體,標題加粗。通聯信息請注明真實姓名,身份證件號碼、詳細地址、郵箱、郵政編碼、銀行卡號、聯系電話等。
七、其它
1、本次大賽不收取參賽者任何費用。
2、凡涉及宗教、暴力、色情,以及褻瀆破壞民族團結,或組委會、評委會共同確認其它不符合本大賽主旨和要求的,即取消參賽資格。
3、對于獲獎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在出版詩集、舉辦展覽、宣傳及文創產品中使用,不再支付稿酬。
4、本屆大賽組委會指定大賽辦公室負責本啟事和大賽其它事項的具體解釋,咨詢電話:010-65386536。
5、如有爭議,由大賽組委會依據法律、法規作裁定。監督電話:0573-87288602。
6、本啟事即為大賽章程,投稿即代表參賽人同意本章程。
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節組委會
2023年3月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