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1964年4月生在北京。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F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出版詩集有《燕園紀事》《宇宙是扁的》《空城計》《未名湖》《慧根叢書》《小挽歌叢書》《騎手和豆漿》《必要的天使》《慧根叢書》(英文詩集)《最簡單的人類動作入門》《沸騰協會》《尖銳的信任叢書》《情感教育入門》《臧棣詩選》《世界太古老,眼淚太年輕》《詩歌植物學》《非常動物》《世界詩歌日》等。獲“中國當代十大杰出青年詩人”(2005),“1979-2005中國十大先鋒詩人”(2006),“中國十大新銳詩歌批評家”(2007),第七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8年度詩人獎”(2009),飛地詩歌獎(2017),人民文學詩歌獎(2018),第八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等(202)。2015年應邀參加德國柏林詩歌節,2017年10月應邀參加美國普林斯頓詩歌節。
圖 書 簡 介
書 名: 世界詩歌日:臧棣詩集
叢 書 名:守望者·香樟木詩叢 作 者:臧棣 著
書 號:978-7-305-26176-3 定 價:65元
開 本:32 頁 數:320 出版時間:2023年1月
本書為中國當代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臧棣的詩集,全書分五卷,收入詩人1991—2022年間的詩歌佳作百余首?!叭腴T”詩、“簡史”詩、“協會”詩、“叢書”詩……這些詩的詩題即別具一格,其主題則靈活多變,從安靜的沉思到雄辯的申述,從細膩的意象捕捉到奔放的情感流露,體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這些詩作既展現了詩人對人世多樣性的見證,標識了詩人自身的寫作軌跡,也為中國當代詩的發展脈絡勾畫了一條清晰的印痕。
臧棣的“重新發明語言”的意圖,使得他的不少詩作表現出一種綜合的對詩歌寫作本身進行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成為某種意義的“元詩”。
——張桃洲
真正見出臧棣非凡之處的是他通過無數“小”積累所達成的詩歌地理學現象。這方面臧棣的成績在當代詩歌中可謂罕有其匹。
——西渡
臧棣是當代最重要的知識分子或學院派詩人,膺受于強大的詩歌傳統,據此編寫一己個我的語言密碼。他的詩拒絕來自常識的閱讀,卻能有效呼應當代性的各項指標?!瑫r臧棣也是一位杰出的思考者和闡釋者,對當代漢語詩歌的理論建設做出了難以替代的貢獻。
——韓東
臧棣的詩歌, 表達著他對世界、生命和語言隱忍的熱愛。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8年度詩人”授獎辭
《詩,生命的自我表達——答敬文東》節選
敬文東:一般說來,現代主義文學被定義為有罪的成人之詩,詩人和作家更多關注負面的、消極的情緒。您可能是少數幾個在詩中關注幸福的詩人。整體看待您的詩歌寫作,有心的讀者從中發現幸福詩學并不困難。您覺得幸福和詩到底是什么關系?
臧棣:我的詩歌書寫中的確包含了一種對幸福的渴望。這和早年我對希臘思想的閱讀有關。希臘的哲學里有很多對幸福和人生之間的關系的思考。而我的理解是,世界觀意義上的幸福,不單純是對人生的可能的一種性質的判斷。它更主要的啟示,在于“幸?!边@個詞向我們昭示了一種生命能力,如果生命的智慧是可以被把握的,那么,對幸福的體會展現的是一種體驗生命的自我的能力。我當然知道,現代主義文學的主流是陰郁的。并且,在文學觀上,這種陰郁的氣質被認為是與文學的思想深度聯系在一起的。正像在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選項面前,樂觀主義先天就被植入了一種淺薄。而悲觀主義,很容易就顯得深刻。說實話,我很反感這一點。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文學勢利眼。我不是樂觀主義者,正如我也絕不可能是悲觀主義者。幾乎所有的現代主義文學都熱衷于揭示所謂的“真相”,其實,這也非常勢利。詩不是真相。如果世界是以真相的形式存在的,那么,在我看來,這不僅是邪惡的,也是可怕的。詩是反真相的。就像我前面講過的,詩是它自己的天堂。我的本意并非要把詩比成天堂,而是試圖澄清詩首先是一種存在。一種比個體短暫的存在更持久的存在。沒有這種內嵌在詩中的存在性,我們憑什么感受到杜甫的精神呢。有的時候,我覺得我很同情海子的直覺。海子其實也反感現代詩歌中過于“陰郁”的那一面。大約從很年輕的時候起,從我讀過尼采之后,我便開始有意識地從我自己身上逐步清除現代文學的“陰郁”(你說的“負面的、消極的情緒”)的東西。按尼采關于主人和奴隸的劃分,我自己傾向于認為,現代文學中的“陰郁”(甚至包括“巴黎的憂郁”、本雅明的憂郁、卡夫卡的陰郁),自覺不自覺都可能陷入了一種奴隸的邏輯。尼采講過,人還是要做自己的主人。雖然這很難,但對我而言,自我和詩的關系恰恰提供了一種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和張棗也曾就詩的積極和詩的消極,有過分歧很大的“辯論”。張棗說,我的詩太積極了。當然,他講的我的詩的積極,是說我太信任語言的雄辯了。但其實,我的基本詩觀是,詩必須體現出一種生命的創造性。我的基本感覺是,在詩的創造性面前,人們習慣談論的“積極”也好,“消極”也罷,都不重要。華茲華斯講過“孩子是成年的父親”。其實,寫出成人之詩,相對而言,還是容易做到的。立足于悲觀地感受世界,成人之詩這種東西,不難寫出。真正難的是,基于生命的創造性,又好奇于生命的可能的詩?;蛘咭氲吕掌澋难酃?,成人之詩,以人生的悲劇性為底色的詩,已陷入陰郁的泥淖,從而喪失了一種生成性。我還是想天真的詩。詩的天真,或天真的詩,不代表對人生的缺陷或歷史之惡缺乏洞察。恰恰相反,詩的天真,正是基于對歷史之惡(恩格斯的概念)深具洞察,不甘于生命的可能全然被其吞噬,而進行的一種生命的反抗。
敬文東:在一首名為《抵抗詩學叢書》的詩作中,您這樣寫道:“這首詩關心如何具體,它抵擋住了十八噸的黑暗。/這黑暗距離你的胸口只剩下/不到一毫米的鋒利……”讀者可以認為,這首詩觸及了現代詩學的一個核心主題:詩的命運和詩人的命運。臧棣先生如何理解這個您自己提出的詩學問題?
臧棣:抵抗詩學這樣的說法,帶點概念秀的意味。從我自己的詩歌觀念來說,抵抗詩學,依然有點姿態化。大致可以把它看成一種針對流行觀念的戲份。對我而言,詩的表達一旦流于抵抗詩學,多少表面詩人自身的思想邏輯就已經被套牢了。說實話,這東西,對詩歌這么高級的想象力而言,依然太淺顯了。話雖如此,它也還是揭示出了現代生存的嚴峻性質。說到抵抗,對我而言,首先就是要借助詩的眼光,借助詩歌語言的角度,將世界的豐富性從世界的觀念性中解救出來。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人們盡可能地借助詩的表達回到具體的生命情境中?,F在的生存中,人的具體性幾乎已被掏空。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和事物離得很近,但其實并沒有形成具體的感受事物的能力。所以,對我而言,詩的寫作首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表達生命的具體性。生命的具體性首先反映在現實存在對個體的生命的剝奪和異化方面。這種被剝奪感,構成了詩人最基本的命運情境。面對來自外部世界的剝奪和扭曲,詩除了強力展示語言的創造力,別無更好的出路。詩的命運,依然是成就生命的智慧。這方面,我還是愿意相信弗羅斯特的話:詩始于愉悅,終于智慧。詩人的命運中,如果有特別艱難的東西,我贊成布羅茨基的態度,還是要超然一點。因為這不僅涉及詩的尊嚴,也涉及生命的尊嚴。布羅茨基不贊成詩人在詩的表達中過多展示自己的痛苦。那有點像拿生命的痛苦賣藝。有時候,我也會感到自己很矛盾。因為我有點抵制這樣的念頭:通過在詩歌中表達生命的苦痛,從而獲得生命的治愈。真正的苦痛,非常神圣,不可能被任何東西治愈。人們通常說治愈,或期待詩的表達有一種紓解作用,這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詩的治愈,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轉移。詩的命運是語言的命運:卷入世界的搏斗,并在其中彰顯美的可能。
敬文東:讀您的詩,讀者更容易從文字的移動中,體會到一股神秘的氣息。這氣息對于您的詩歌寫作意味著什么?
臧棣:詩的神秘,包括詩和神秘的關系,經常被誤解。但對我而言,詩的神秘是很真實存在的一種東西。首先,經過語言的組織,詩被創造出來,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一種感知。這個過程,對人的生命意識的影響,就很神秘。其次,詩的神秘,在本質上,反映的是人的生命感覺的活躍程度。一個已經被人生的艱難摧毀的人,生命已經非常疲倦,因而也不可能對世界的豐富性有著旺盛的感知。所以,詩的神秘反映的是宇宙的豐富性。在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中,詩的神秘,意味著一個積極的生命總渴望找到新的角度,在新的層次,發現人和事物之間的新的關系。正是這個關系,活躍了生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詩就是不祛魅”,也是我早年倡導的一個立場?,F代文學太依賴“事實”,又在文學主題方面,把文學的事實性理解得太狹隘,總喜歡把詩的表達納入一種經驗的邏輯。這其實是需要警惕的。里爾克講過“詩是經驗”。當然,從詩人自身成長的軌跡而言,作為一種提醒,這句話也還是有益的。但我現在的想法是,“詩是經驗”,并非說詩的表達要以回到經驗為終極目的。這怎么可能?“詩是經驗”,依然是一個比較淺層次的東西。就像再怎么有經驗,人們依然會遭遇人生的難題一樣?!霸娛墙涷灐?,從邏輯上深究的話,其實也是一種尼采意義上的奴隸意識。詩高于經驗。所以,我的基本想法是,詩的神秘有助于開啟生命對這個世界的更豐富的感受空間。
敬文東:您能對您的讀者談談您最核心的詩歌觀念嗎?
臧棣:詩是生命的自我表達。詩是生命的最高智慧的體現。對我而言,人和世界的關系,人和生命的關系,如果能實現一種價值的話,那么它必然意味著詩和自我的關系。對生命的啟示而言,也沒有比詩歌更無私更高級的智慧。
詩 集 詩 選
小白鰱簡史
在那一邊,如果有人問起,
這將是一項絕對的紀錄:
你的釣齡是從三歲開始的;
和同齡的城里出生的孩子比,
你的捕獵技藝開始得更早,
甚至深深烙進了童年的軌跡。
細長的鋼色魚竿,橘紅色的小桶,
淺藍色的網魚兜,這器具的顏色
搭配得近乎完美;即便融入
歲月的布景,也不會輕易褪色;
每一次,它們輕微的顫動,
都會將我和你慢慢兜進
回蕩著翠鳥歡叫的蘆葦叢中。
每一次,騰飛的綠頭鴨
都會成為晚餐上的重大新聞。
盡管口齒還有待完善,
但不到四歲,你已主持過
鴛鴦的出場。最驚人的消息
莫過于:沒人教我,但爸爸
讓我猜時,我第一次就猜對了——
羽毛好看的,個頭大的,是公的。
每一次,“動物世界”的小尾巴,
在現場被抓住時,你的開心
都會進一步混入你的信心。
在你的鋼琴課,跆拳道課,英文課,
繪畫課開始之前,你的釣魚課
已經讓湖水的味道濃過了
街道的味道。我確信
你將永遠記得我和你一起
發明的“絕活”:在罐頭瓶里
撒入饅頭渣,沉入湖水,
兩分鐘后,猛地拽出水面,
里面的小白鰱最多的時候,
竟然一次可以有七條。
而我也將永遠記得你的
近乎哲人的小總結:這方法
倒是很好;但你依然喜歡用魚竿
釣上來的小白鰱,而且那符合
你的原則,你更偏愛單數。
2020年8月 2021年3月
單數愛好者
在你之前,還從未有人
在這么小的年齡,在人類的
困境中,在生活的閃光里,
使用過這樣的口頭禪:
“我喜歡單數”。郊區的天鵝堡
是單數;失蹤的天鵝,
肯定也是單數。晚上起夜,
查看被子有沒有被蹬開時,
你的睡眠像奇異的花朵,
一看就是單數。更明顯的,
細雨里的綠太陽,是單數。
盛夏的夜晚,在洶涌的蟬噪中,
明亮的西瓜月亮,是單數。
金燦燦的絲瓜花,是單數;
因為生命的顏色決定著
命運的走勢,用金燦燦形容過
絲瓜花之后,就不可以
再用它比喻南瓜花。黃河是單數,
我帶你在它的河套里
玩過流沙。沙漠是單數,
如此,孤煙的筆直才會深入
童年的記憶。長江是單數,
在鎮江的望江樓上,波浪喚醒的
眼力,是單數;你仿佛看懂過
孤帆的遠影。你背過的古詩
在我腦海翻滾著桂花的
芳香,就好像芳香是單數中的
單數。當父親的威嚴
需要迂回時,你喜歡單數;
當母親的疼愛需要
一個梯子時,你喜歡單數;
當生活的選擇,需要
天真的借口時,你喜歡單數。
冬去春來,院子里的棗樹,
玉蘭,山楂,櫻桃,柿子,
將你喜歡的單數布置成天意
偶爾也會頑皮的五角形。
連連看,上手之后,
啟蒙數學不僅顏色偏綠,
而且很快就陷入了你的
單數的邏輯。我們比賽看
誰能又快又準確地數對
山楂樹上青紅的果子時,
每次都是你先數對。即便是
頭一天晚上刮過大風,
我們展開新一輪的較量時,
怎么數,它們都依然是單數。
2019年3月,2021年3月
念珠協會
——紀念阿赫瑪托娃
海軍工程師的女兒,
夏天到克里米亞的海灘避暑,
所以,小小年紀她便懂得
真正的仁慈源于蔚藍的天空;
青春期的尾聲,在彼得堡
讀法律系,參與多角戀,
以便重新測量生命的自由
在巨變的前夕到底還剩下
多少個人的邊界。值得慶幸的,
她的意愿始終強于世界的意志;
時代的迷霧中,她從未弄丟過
人的目標?!盎▓@中
響起的音樂”,讓她迷上了
詞語的秘密:一個高傲的靈魂
可以不必像圍觀者解釋
任何事情,只需專注于
“僅僅展示一切”。那年月,
流行詩歌車間,往昔的風格
已癱瘓在風向的激變中;
灰暗的背景音里不時傳出
鐵錘粉碎枷鎖的轟響;
連曼杰施塔姆也要求
詩的材料不能低于粗重的石頭。
誘惑這么多,但偉大的直覺
告訴她:把念珠搓好了,也能對付
偶像的黃昏。詩人的責任
是在時代的縫隙中鑿穿
“祭司性文體”,讓歷史變成耳語,
寬恕所有愚蠢的愛,直至那
內心的祈禱超越了性別的障礙:
“你將成為我的天使”。
2009年6月
注:1,“念珠”取自阿赫瑪托娃的早期詩集《念珠》。
2,“祭司性文體”,語出曼杰施塔姆對阿赫瑪托娃的評論。
卡米拉?克洛代爾致天才代理人入門
處女作一點也不含糊,
名字就叫“金色的頭”。
我是羅丹的學生。在盧浮宮附近,
有一件深藍色的中號浴衣,
配有白色鑲邊,很適合我。
看在成人禮的份上,買下它吧。
我很容易羞澀,但說話很直接。
只有贏得過純潔的心的人
才有機會懂得:河里洗澡歸來,
“我光著身子睡覺,好讓自己感覺
您就在身邊”。我所有的夢
都結實得像青銅已接近完成,
以至于聽上去,“唯一的遺憾”
嚴謹得如同“我從七歲開始
就從事雕塑事業”?!度A爾茲舞者》
是剛做好的,半人高,如果可能,
“我想為這件作品向您請求
一份大理石訂單”。亨利?封丹
打算用2000法郎買那尊小胸像,
雖然我很缺錢,但“我覺得
這有點太多了”。這年頭,
藝術嚴酷于人性,而“自發的
贊賞,實在太彌足珍貴了” 。
常常,我感到有一雙隱形的手
遲早會“把真正的藝術家從裹尸布里
拉出來,并輕輕合上棺柩?!?nbsp;
但更頻繁的,我覺得自己矛盾于
一個人害怕被埋葬的命運。
我還能和誰交流靈感呢?
“做一根神杖要花一整天”,
而磨掉上面的那些接縫
卻要耗費五六天的時間。
沉浸即代價?!拔乙延袃蓚€月沒走出
雕塑室半步了”,落款4月25日。
請原諒我的坦率,莫拉爾特,
“倘若您能巧妙地不露聲色地
讓羅丹先生明白,最好不要
再來看我,您將給我帶來
有生以來最大的快樂”。
也許我有點過于敏感,因為牙疼
就能讓我覺得“幾乎要瘋了”。
如果我的判斷還像從前那樣,
我最心愛的作品是《珀耳塞斯》,
特別是頭部,真正的愛人
也不可能如此完美;但是很不幸,
它好像被羅丹暗中收買了。
2017年12月29日
注:詩中引文均出自《卡米拉?克洛代爾書信》中文版,略有改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轉引自貝克萊
鄉村少年,但偏僻不是
宿命的理由。以早慧為海綿,
將青春的激情用于
既善解人意也善解天意;
和海子一樣,才十九歲,
就已大學畢業。二十五歲,
人類的知識就已被總結成
猶如地形圖般的“原理”。
因淳樸而魅力,年紀輕輕就出入
女王的宮廷;性情通透到
只有用天使來稱呼
才可以緩解一下無私的欽佩。
偶爾也寫詩,就好像妻子也姓弗羅斯特
絕不是偶然的。好論戰
但不是基于天性,而是基于
人的感知力:茫茫宇宙中
我們如何獲得一個更深邃的同構性。
物質和精神的對立很可能
永遠都只是一種假設;
把貝殼捏在手里,詩歌就得到
一個形狀;但如果你的感覺足夠精確,
它和貝殼真正的形狀就沒關系。
笨伯們才愛糾纏物質
到底是不是“我們自己心靈的
假想之物”呢。只要骨頭硬,
不怕疼痛,想踢石頭,就踢吧。
塞繆爾.約翰遜的反駁
之所以缺乏說服力,不是因為
他脾氣暴躁,而是他踢石頭踢得
還是太少。和對錯無關,
關于人生的意義如何
和人的潛能掛鉤,他只是想
為我們提供一個更絕妙的主意:
哪怕你自認為是一個普通人,
也要盡力挖掘生命的潛力,
去體驗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少東西
是可以被真正感知的。
維特根斯坦后來的建議
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凡不能
被語言描述的,就最好保持沉默。
2007年4月 2012年2月
轉引自特拉克爾
紅日加速墜落,黑暗緩緩升起;
光,突然安靜得像
陌生的食物;剝去表皮后,
空虛的顯影效果,幾乎無可匹敵。
一半是景象,一半是儀式,
突破口的形狀像晚霞的喉結;
只取側面的話,一個忘我,
審慎得就像撕去了階級標簽的魅力。
回到常識,如果這一幕
確實沒有被世界的真實性所腐蝕,
只需要一點點對峙,
我就可以走出迷失的神話。
而你,被一個自私的三角形
固定在純粹的記憶里;
曾經的樂趣已經結成垢痂,
只剩下幾個過渡陳列著渙散的氣息;
落葉摩擦時間的褶皺,輕微的漣漪
潤色魔術的情緒;有些事情
就是無法被消極成小橋上的風景,
記住。人的失敗,也是我們的傳奇。
2008年11月
轉引自勒內·夏爾
如果有美麗的秘密那便是
容貌能代替形象。不必占有
過多的形象,但只要機遇合適,
一個人就該盡可能多地收藏
世界的容顏。那一刻終將到來——
沉重的棺木會把時間的黑暗
倒扣在鮮花的哭泣中;但你并不像
你想象得那么孤獨。記住
你的優勢,你有詩人作你的同謀;
在世事詭譎的年代,當尼采判斷
“上帝死了”,“未來的生活”
卻暴露了一個人可能的新生。
記住,這或許是最隱秘的財富,
你的心靈已富足到有詩人
作你的同謀。阿貝爾·加繆甚至舉起過
手中的酒杯贊同:憤怒和神秘,
可作為兩種生命的技藝,
以對付普遍的墮落。里爾克
渴望生活,但他邁出的
步子還是有點?。涸娛墙涷?,
但必須強調,詩是反駁生活的經驗。
警報已經拉響,狼和納粹
重疊在呲著牙的容貌中;
此時的世界,唯有詩人是孩子。
所有的回聲,都是從刑訊室里傳出的;
但世界另有真相:就如同
在詩歌面前,死亡也會腐朽。
——紀念勒內·夏爾誕生一百周年
2007年6月
轉引自馬塞爾·普魯斯特
觀念的敵人。當時光的流逝
飛濺起虛無的浪花,世界的清單
如果開得過短,反而會強化
沒頂的窒息感;所以,有時候,
抉擇的嚴峻性不一定都來自
緊迫性,而是反映了一種自覺:
神秘的主體性更傾向于信任
一個直覺:生活的意義在于
我們可以通過個人的回憶
追蹤到人生的隱秘花紋。
涉及到如何涉及真相:華燈初上,
街頭走過的每個俏佳人
都生動像奧黛特,傳言中
富有魅力的原型一直可以回溯到
他外祖父在巴黎的情人。
對人性的同情,不應低于
一個復雜的情況:微妙的諷刺
最能構成道德的懸念。
花園里,孔雀開屏的時候,
突然出現的寂靜可以美得
令好聽的音樂,也陷入嫉妒心理學;
因此,對我們所置身的囚籠而言,
隱喻是時間的基礎:不僅是
語言的基礎,也是救贖的基礎。
當然,這一切也是有前提的:
不出汗的晦澀,絕對不能要。
在廊檐下躲雨,美人瑪麗
為他朗讀《威尼斯的石頭》——
審美大師,倫敦人約翰·羅斯金
確實沒有辜負一個秘密,究竟是誰
賦予了我們雙重的眼光;
以至于共鳴的間歇,即使斯萬
沒有被創造出來,也會存在著
一個偉大的人物,比羅斯金本人
更了解羅斯金的真實意圖。
激情是有味道的,獨特的芳香
飄過山楂樹構成的籬笆,直到我們
看清一個事實:“真正的死亡”
是愛在我們中間喪失了記憶。
隱秘的激進派:巴爾扎克之后,
如果小說無法向活著的人
灌輸這樣的思想:每個人都是
他自己的生活中的天才,
小說就沒有必要存在。所以,
寫作的意義在于,每個人
都潛在地構成了時間的深度。
不妨試一試大聲叫喊:幻覺萬歲!
反過來的話,你會發現
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死結
都是可用視野的重建來解決的。
——贈郁文
2011年7月,2021年7月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