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人民文學》創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創辦的第一份國家級文學雜志。
當時,應《人民文學》第一任主編茅盾先生之請,毛澤東主席為《人民文學》創刊號揮毫書寫了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并由郭沫若先生題寫了《人民文學》刊名。
六十年來,《人民文學》跟隨共和國的前進步伐,風雨兼程,始終與人民和文學同行,到二○○九年十月止,它以總計六百零二期的浩瀚篇章,見證了一路走來的中國當代文學的光榮與夢想。
六十年來,《人民文學》站在當代文學的前沿,始終不渝地推動著文學向前發展,從廣闊涌動的人民生活中汲取著營養與力量,并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探索與創造。
六十年來,《人民文學》不僅繼承了中國文學的悠久傳統,同時也積極與世界文學接軌,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始,推出了眾多探索性的作品。這些作品豐富與發展了我們的母語,拓展了文學的形式與精神空間,開墾出一片廣闊而燦爛的疆域。
六十年來,《人民文學》是中國作家的搖籃,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新銳與名家都是由《人民文學》起步、成長,最后抵達成熟與輝煌。
六十年來,《人民文學》始終與讀者同行。多年來,《人民文學》始終有一批忠實的讀者,他們與《人民文學》一起感動、思考、歌哭、詠嘆;如今,《人民文學》也走進了青年讀者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了文學給予的精神快樂與滋養。
《人民文學》主要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隨筆、詩歌與報告文學。
從二○○七年起,《人民文學》每年將推出三四部長篇小說。目前已陸續推出了麥家的長篇小說《風聲》、畢飛宇的長篇小說《推拿》、嚴歌苓的長篇小說《小姨多鶴》、劉震云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和張翎的長篇小說《金山》。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人民文學》,從未動搖過第一任主編茅盾先生在《發刊詞》中立下的信念——“通過各種文學形式,反映新中國的成長”,“創造富有思想內容和藝術價值,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人民文學”。
《人民文學》期待著您最好的作品出世,并在此發表。
《人民文學》期待著在您閱讀生涯中,能滋潤您的心靈。
請閱讀《人民文學》,從紛呈文字間體味、深思,探尋精神星空
請為《人民文學》撰稿,它需要您來開拓中國當代文學的廣闊疆域
歷任主編
茅 盾:1949-10至1953-6
邵荃麟:1953-7至1955-11
嚴文井:1955-12至1957-11
張天翼:1957-12至1966-5
袁水拍:1976-1至1976冬
張光年:1977-初至1978-10
1980-4至1983-7
李 季:1978-11至1980-3
王 蒙:1983-8至1986-12
劉心武:1987-1至1990-3
劉白羽:1990-2至2004-9
程樹榛:1990-2至2004-9
韓作榮:2004-9至2008-05
李敬澤:2008-05至2012-04
施戰軍: 2012-4至今
歷任副主編(副社長 )
艾 青:1949-10至1952-2
丁 玲:1952-3至1953-6
秦兆陽:1955-12至1957-11
葛 洛:1955-12至1959-4
陳白塵:1957-12至1965-6
韋君宜:1958-1至1960-10
李希凡:1976-1至1976冬
施燕平:1976-1至1976冬
劉劍青:1980-1至1986-5
李清泉:1981-7至1983-7
周 明:1984-12至1990-3
崔道怡:1984-12至1998-10
王朝垠:1984-12至1990-3
馮夏熊:1991-1至1993-7
王 扶:1993-7至1999-11
韓作榮:1995-12至2004-8
杜衛東:1997-9至2005-9
肖復興:1997-10至2007-12
李敬澤:2001-11至2008-5
寧小齡 :2008-5至今
李 平:2009-06至2013-10
商 震:2009-06至2012-01
邱華棟: 2012-7至今
徐 坤: 2013-12至今
編輯部:
電話:01065003120
投稿地址:
北京農展館南里10號樓 《人民文學》編輯部 收
郵編:100125
發行部
郵箱:rmwxwx@163.com
電話: 01065003876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